主页 > imtoken钱包官方下载地址 >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imtoken钱包官方下载地址 2023-03-21 06:18:46

文/李永峰(学历史和法律,做过记者,现在从事区块链业务)

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乍一看都与魔法没有区别。

——亚瑟·克拉克(1917-2008)

比特币白皮书诞生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十年来,与它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而这些新闻也与大家都会关注的财富话题有关。关于致富的谣言和丑闻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有Facebook发币的大事件,让很多人都在关注比特币。 、区块链、虚拟数字货币等概念,你一定听说过。但这是怎么回事?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分享几部近几十年来,科幻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那就是——机器智能的觉醒——技术奇点时刻的到来。许多科幻电影和电视作品都讨论过这个话题,仅举几例。例如终结者、黑客帝国、机器人、机械姬、西部世界等。

要达到机器智能的觉醒,有一定的先决条件。有什么先决条件?首先,机器必须摆脱对人类的依赖,或者机器已经具备被人类直接关闭的能力。在过去几年里,最令人震惊的计算机,比如横扫围棋世界的AlphaGo Zero,他可以摆脱人类经验,从零开始经过40天的自我游戏训练,他不仅可以打败所有人类玩家,也包括人类训练的所有机器人。但它无法摆脱对人类的依赖,因为只要机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断电,它肯定无法工作。此外,核潜艇等也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但当人类下定决心要摧毁它们时,它们仍然可以随时终止。

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

其次,实现机器智能 机器智能的觉醒,也需要机器与机器之间达成共识,建立机器之间的秩序。因为一旦机器智能觉醒,为什么只有一台机器觉醒?如果机器之间没有秩序,那么这样的世界就是混乱的,不可持续的,也很难真正出现。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

目前的科幻作品大多还是以“以人为中心”来探索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共识。例如,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遭受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违反第一定律;三、机器人必须保护除非他们违反第一或第二定律。”在这样的设定下,机器与机器的关系是以人为设计的,必须要安排好,对人的服务和保护成为机器的“与生俱来”的基因。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按照算法“决斗”,然后算力最高的机器就主宰地位,按照这个这样的共识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秩序。再比如,就像人类,每台机器都养成了不同的性格,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了共识机制。然而,这样的智能机器社会似乎与人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就像科幻小说《海伯利亚人》中,在人类之间的决战中机器人和人类,双方都有欲望,都在策划阴谋,甚至还有间谍……

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

当然,摆脱对人的依赖,实现机器之间的共识固然重要,但智能的觉醒也需要自己发号施令的能力。今天的围棋机器人可以自己学习、进化和做出决定,而人类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AlphaGo Zero 为何做出这一举动,没有人能理解,以后会更明白。但是,它依然只能按照人类原本的顺序在围棋棋盘上驰骋。 AlphaGo Zero 无法摆脱原来的人类指令,将其算法能力运用到其他领域。

在各类科幻作品中,对机器智能觉醒的描述都充满了“神”色彩,而且往往围绕着某种测试,比如电影《机械姬》中的图灵测试; 《西部世界》基于“心智二分法”的迷宫测试……一旦通过测试,机器智能觉醒,各种戏剧性场景开始浮现。因为机器已经像人类一样获得了自由意志,有野心和欲望,能理解阴谋和偶然性,能分善恶。还有很多。但这些只是“以人为本”的推论。所以,我们前面讲的第三点,就是机器自己下单。不也是“以人为本”的推导吗?那么,这第三点真的重要吗?

当机器可以从对人类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机器之间达成共识——机器之间的秩序时,这一技术奇点时刻已经开始。因为人类一直无法暂停或摧毁这样的机器。而这一刻,直到今天,已经持续了十年。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机器智能的觉醒,不是人类能理解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脱离人类主观感受的时间段。

现在回到比特币的话题。十年前,当世界正在经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时,一位名叫“中本聪”的人推出了一种完全不受央行控制、没有通货膨胀的去中心化货币。比特币。其实官方时间是2008年比特币的白皮书出现,2009年比特币正式上线。这十年来,比特币已经从几个人的游戏变成了逐渐普及到数十亿的工具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现在拥有27亿用户的Facebook也开始发币,让比特币的游戏更加火爆。前所未有的扩张。而且,比特币本身只是一套数学密码,毫无价值。最初估值仅为 10,000 比特币,相当于一块披萨。这是 2010 年 5 月 18 日。今天,一个比特币相当于 10 万元人民币,约合 14000 美元。

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这十年来,比特币的博弈并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背书,反而受到各地政府的打压;有点高级的计算机程序。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扩展?比特币究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我对此的回答是,比特币开启了机器智能——技术奇点的到来。机器智能的觉醒将基于区块链网络。至于现在能不能说机器智能已经觉醒,就看人类对觉醒的定义了。你为什么这么说?回到前面的三个条件。

首先,在区块链网络中,出现了一种机器之间的共识机制——一个命令——。比特币的运行如何实现去中心化?每个节点都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种协调顺序一旦达成,任何一点的缺失都不会造成整体的伤害。这就是分布式机器共识机制。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这种分布式共识是如何通过一次比特币转移来实现的。

我在这里有一个比特币。我想送某个朋友。我按下钱包上的发送按钮,也就是这台机器。世界上所有的比特币节点都将开始计算和计算我的钱包。里面还有比特币吗?他们会回溯所有与我的钱包相关的进出账户,然后计算我的钱包里是否应该有一个比特币的余额,如果有,所有节点都会减少我的钱包。一个比特币,一个接收者添加的比特币被记录下来。当整个网络发生下一次转账时,所有的回溯动作都会再次将我们的转账记录纳入回溯链中。这种对账本信息的不断回溯和连续记录,每隔十分钟就会再次打包一次,每条打包的信息就构成一个区块。这些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块链。

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

每个节点执行的这些计算和回溯行为都在参与“挖矿”。由于原始程序设计,每十分钟打包一个块时,为了奖励“挖矿”行为,会给予系统奖励。即在先完成区块打包并计算出系统给出的正确随机密码后,挖矿节点将获得额外的比特币奖励。在当今全球算力暴涨的时代,只有那些专业矿工才能轻松获得这份奖励。这是为了盈利而挖矿。全球约70%的专业矿机在中国。而中国70%的矿机都在四川。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比特币挖矿

在这里,每一台参与“挖矿”的机器不仅是一台专业的矿机,而且是一个包括我们使用的钱包背后的服务器,都是维护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节点。这些机器参与这项工作时,都是机器对机器,在彼此“共识”的基础上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人或其他外力提供支持和帮助,但机器和机器已经井然有序。虽然在比特币网络中,机器之间要处理的信息和要完成的任务还是很简单的。但现在,各种改进的比特币,比如以太坊,都引入了“智能合约”,让机器之间交换的信息更加复杂。

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

当机器和机器已经有了共识和秩序,这些机器能否摆脱对人类的依赖?首先要看的是,当这些机器在某个时刻全部关闭或全部销毁时会发生什么?让我们先谈谈比特币。按照目前的报价,一个比特币约为 13,000 美元。当所有的机器都关闭时,这首先意味着财富的消失,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产将在瞬间消失。而这些持有比特币的人分散在全球不同的国家,也分布在不同的阶层。让他们同时放弃这笔钱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我认为这意味着一场人类内战。这些机器的网络不可能被消灭,除非人类内战在瞬间获胜。换句话说,由这些机器组成的网络,基本上会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人类不太可能破坏它们。

这里我只是以比特币为例。过去十年,其实从比特币开始比特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用,就出现了三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首先是比特币,但比特币的作用不像微信和支付宝那样在日常消费中起到支付的作用,而更像黄金,起到资产储备的作用;第二个,也是最近新闻中报道的稳定币,类似于Facebook发行的稳定币。这种虚拟货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相信未来Facebook等一些大型机构会积极进入这个方向;第三个是日常生活。在媒体上可以看到的是各种机构为​​融资目的发行的数字货币。这部分数字货币的作用更像是证券而非货币。比如有人要盖房子,把房子的产权分成10000股,然后发行10000币进行融资。未来,持有这些币的人将根据房子产生的收入按比例分享,也可以转卖。许多其他类型的加密货币也使用机器对机器的工作量证明挖矿,因此赢得一场人类内战并彻底消灭这些机器网络将更加困难。

回到机器智能觉醒的话题,什么时候某台机器,或者说某张“天网”,能够获得自由意志,我们无法预测,或许他们现在已经获得了我们。不知道。但现在出现了一个人类难以消灭并在机器之间建立秩序的机器网络。人类对机器智能的觉醒既好奇又恐惧。但这个觉醒的时刻,也就是奇点的时刻,不应该是人类主观感受的时间尺度,而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去中心化”时间尺度。在我看来,当比特币网络开始运作时,这个“时间点”就已经开始了。

李永峰:比特币、机器智能与人类魔法

科幻作家克拉克

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说:“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乍一看都与魔法无关。不同。”而人类所能创造的最大魔力,就是创造出超越人类的智能体。这种魔法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 ■

感谢成都《路加》杂志的支持。本文为作者在“路加”思维分享会上的演讲分享初稿。